暑期以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子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汊河镇金港湾社区与向荣社区,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扎实开展安全守护、党建宣讲、敬老助老、儿童关爱等系列活动,用青春行动编织服务网络,让青年担当在社区沃土中落地生根。
舌尖安全筑盾,青春守护同行。学子们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对金港湾社区和向荣社区等餐饮单位开展全方位隐患排查。重点检查煤气罐使用年限、阀门密封性、存放环境合规性等燃气安全细节,同步核验灭火器压力值、摆放位置、有效期等消防设施状态,确保硬件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排查现场,团队成员通过案例讲解、手册发放的方式,向从业人员系统普及燃气规范操作、火灾初期扑救、日常自查要点等知识,着重强调树立“隐患即事故”的风险意识,推动经营者主动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此次行动为社区居民筑牢了餐饮安全防线,也为后续社区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提供了实践参考。
红色引擎驱动,聚力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团队以“凝聚党群力量,聚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基层党建活动。团队成员结合精心制作的 PPT,紧扣汊河镇党建工作实际,与社区党员深度探讨红色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纽带价值以及红色精神赋能党组织建设、凝聚党员合力的实践路径,为社区党建创新提供了青年视角的新思路。活动中,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纪律意识专题讲解等环节,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使命担当,切实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活动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动力,也让学子在与基层党员的互动中深化了对党建工作的认知。
银龄温情陪伴,朝阳志愿生辉。实践团队走进社区老人家中,开展“温情暖夕阳”关怀行动。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学子们主动承担房间清扫、生活物资代购等事务,用细致服务改善老人生活环境;围坐膝下的促膝长谈中,他们耐心倾听老人们的人生故事,细致记录老人的生活需求与困难,并及时反馈社区协调解决,搭建社区与老人的连心桥。这场跨越代际的互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青年群体的关爱,更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转化为生动实践,为社区营造了敬老助老的温馨氛围。
童心智启未来,多元课堂赋能。实践期间,团队创新采用“1+X”教育模式,在精准课业辅导基础上,开设“镜中探秘”科学课、“稻香课堂”农业课、“情绪魔方”心理课、“防溺宣传”安全课等特色课程。“稻香课堂”上,学子们以汊河镇水稻种植为例,生动讲解农耕知识,并通过“我的家乡我代言”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田园风光,用童言讲述乡土故事。在欢声笑语中,孩子们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表达自信悄然生长。在防溺水专项行动中,学子们通过图文资料向儿童普及危险水域识别、独自近水禁忌、基础自救方法等知识。模拟演练环节,现场指导“救生衣穿戴”等实操技能,让安全意识转化为应急能力。大学生自制的宣传手册,更让安全知识从孩子传递到家庭,形成 “一人学习、全家受益”的辐射效应。
三十昼夜的躬身实践,机电学子以青春丈量社区经纬,用担当点亮志愿星火。他们在服务中厚植为民情怀,让“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信念在基层沃土上生根绽放,奏响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强音。
通讯员:郝倩倩;初审:马良;终审人: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