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智控播撒乡村行:大学生智能播种机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作者:段思彤、闻明洁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16

近日,机电学院智控播撒乡村行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兴农实践活动。该活动以机电学院吕小莲教授指导的学生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远程控制多功能精量穴播机为载体,将实验室的创新种子播撒在田间地头,为传统农耕注入创新动能。

“铁牛”下田记——智能播种机田间实验

在来安县大英镇田,一台造型新颖的智能播种机正匀速前进,均匀地将种子播撒进土壤。这智能播种机集成了视觉监测、远程操控、精量播种和同步精量注水系统能够根据土壤墒情自动调节播种密度和深度,大幅提升播种效率和精准度。

田间地头,研发团队负责人闻明洁正蹲在机器旁,通过平板实时监控播种数据。来自一年级的团队队员感慨道:课本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原来这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率

逐锋兴农智械创新团队开讲啦——老农手指缝里的科技密码

大爷,您看这个按钮是控制播种机移动的,就像手机调音量一样简单。团队成员刘玉灿蹲在田埂上,手把手教李老汉操作智能播种机。在暑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吕小莲、江柳莹的带领下,团队走进来安县、琅琊区多个村庄,开展农技科普活动。为了让农户更快上手,团队还专门编制了智能播种机操作口诀,把晦涩的技术参数转化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指南。

在琅琊区利民农业合作社,滁州市农机推广站站长胡月宝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岳林对大学生团队的农技科普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团队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田野落地生根。


田埂上的需求清单——农户需求调研

实践期间,队员们带着笔记本走进农业机械公司及田垄间收集农户心声。播种机要能弯腰爬坡,带着泥土味的诉求被逐一记录。团队指导教师吕小莲教授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农技跃迁,让实验室的升级图纸,从老乡的锄头尖上起笔。团队据此提炼出水肥一体等改进方向,让智能农机真正长成农户想要的模样。

小小农机师养成计划——播种机变身科普教具

实践团队师生带着自主研发的播种机走进耘泰慧谷农乐园、银西社区等多地,小学生开展小小农机师科普活动。队员们将复杂的农机原理转化为趣味实验,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智慧农业。这些带着泥土清香的科普课,这种沉浸式的科技启蒙,既传承了农耕文化,又点燃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忱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通讯员:郝倩倩;初审:汪岳林;终审人: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