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辆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9年首批设置的集车辆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涉及智能车辆设计、多传感器融合、车联网及V2X、人工智能、交通大数据、车辆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提素质、促创新”的培养要求,采用“OBE+CDIO”的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机械-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培养在智能车辆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研究开发、系统开发测试、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立足安徽省以及长三角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需要,掌握车辆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应用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智能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开发测试、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达成下列目标:
目标1:能够在智能汽车及相关工程领域中,独立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与开发工作,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将车辆工程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判断力。
目标2:能够持续学习和拓展专业知识,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跨学科背景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目标3: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有效工作,承担团队领导或骨干角色,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汽车设计、制造、试验及管理等岗位中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目标4:能够理解和践行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关注车辆工程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技术应用中体现出对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社会责任感。
目标5: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能够在国际化的工程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有能力参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汽车工程项目。
通讯员:江柳莹;初审:汪岳林;终审人: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