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姓名 | 吕小莲 | 性 别 | 女 | 民族 | 汉 | |
工学博士 | 职称 | 教授 | ||||
研究方向 | 农业机械装备工程技术 | |||||
主讲课程 | 材料力学、液压与气压技术 |
二、学习工作经历:
2005.9-2008.6,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博士。
2011.3-2014.3,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2018.5-2018.12,韩国仁荷大学,访问学者。
2008年至今,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三、研究项目、论文、知识产权、成果、获奖等情况
(一)主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造提升,安徽省质量工程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2022,参加.
自动化专业“双链融合、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安徽省质量工程提升专业服务十大新兴产业项目,2022,参加.
滁州学院滁州市科创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23,参加.
省级线下课程,材料力学,安徽省质量工程,2020,主持.
应用型高水平食品类全产业链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安徽省质量工程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2020,参加.
装备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9,参加.
基于OBE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22,参加.
(二)主要科研项目: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花生联合收获机自主导航系统的研制,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3AH040222,2023,主持.
芡实破壳机理及其机具的研究与开发,校级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20qd19,2020,主持.
基于北斗/机器视觉导航的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自主行走控制系统,横向,2020,主持.
花生联合收获机自动对行技术的研究及其装置的优化设计,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8A0423,2018,主持.
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学研修项目,安徽省教育厅,gxfx2017125,2017,主持.
垄作土下果实收获机械自动对行技术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201602002,2016,主持.
滁州市“221”产业创新团队项目,2015,主持
半喂入式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性能的应用基础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ME103,2014,主持.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
DESIGN AND TEST OF HYDRAULIC DRIVEN SYSTEM FOR SMALL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CHASSIS, INMATEH–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22.
DESIGN AND RESEARCH OF AUTOMATIC ALIGNMENT TEST DEVICE OF SEMI-FEEDING PEANUT COMBINE HARVESTER, INMATEH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9.
DESIGN AND TEST OF AIR-SUCTION PEANUT PRECISION MULCH-FILM AND HILL-DROP PLANTER, U. P. B. Sci. Bull, Series D, 2018.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steering performance of all-hydraulic crawler chassis,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2018.
OPTIMIZATION ON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HALF-FEEDING PEANUT PICKING DEVICE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MATEH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8.
Design of a Rice Rope Laying Machine for Direct Sowing.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2017.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ON THE PI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HALF-FEED PEANUT PICKING DEVICE. U.P.B. Sci. Bull. Series D, 2017.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 OF THE HALF-FED AND SELF-PROPELLED GARLIC HARVESTER. INMATEH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7.
(四)代表性知识产权
一种纵向半喂入式花生摘果辊,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8.
一种气吸式花生摘果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8.
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自动调节对行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8.
一种新型芡实果去壳分离设备,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9.
一种挤压轮式芡实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9.
复合式芡实籽粒去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9.
一种花生摘果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19.
一种扭转式种用花生脱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0.
一种种用花生剥壳机,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0.
一种芡实脱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0.
一种旋切式芡实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0.
一种芡实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1.
一种旋转切削式芡实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一种单粒切削式芡实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一种拨盘式芡实挤压破壳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一种可调栅条式圆形大粒种子分级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伸缩滚筒式芡实籽粒分级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一种拨杆式大豆精量取种装置,国家发明专利(第1名),2022.
(五)学科竞赛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安徽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等省级竞赛获奖多项。
(六)教学成果、科研奖励、成果转化等
“农作物收获与产后加工技术装备研究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3.
“丘陵山区小型多功能底盘的研究”.省科学技术成果. 2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杰出科技创新奖,2017.
“旱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7.
应用型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滁州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
“一种扭转式种用花生脱壳装置(ZL 2019 1 0164982.0)”,专利权转让,2022.
“一种芡实脱壳装置(ZL201910164395.1)”,专利权转让,2022.
通讯员:石永华;初审:王精明;终审人: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