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招生专业】自动化——自动赋能、智能创新

作者:葛浩发布时间:2023-06-09浏览次数:173

一、发展历程

自动化专业开设于2008年,2011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安徽省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专业,2015年获批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专业,2021年立项为安徽省新工科建设专业和安徽省提升十大新兴产业服务专业。专业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二、师资队伍

自动化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双能型”教师16人,硕士生导师4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专业所在系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专业教师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德才兼备。  

 

三、教学设施

专业拥有实验面积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固定资产2300万元。建设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嵌入式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20多个专业实验室,同时建设有电子创新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智能及虚拟仪器仪表实训平台、现代电子工艺设计实训平台、印制电路板设计实训平台、工业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等,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自动化专业依托安徽省和滁州市的智能制造产业、信息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与校外企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10余个,拥有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四、特色优势

1.专业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能家电等新兴战略产业,面向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领域,采用“产教融合、创新驱动、协同育人”的办学思路,确立了自动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

2.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目标,采用“一导向、双驱动、四融合、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控制器、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工程素养”五大课程模块,培养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

五、培养目标

专业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控制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工程素质、人文素养,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达成下列目标:

目标1:(知识能力)熟练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对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目标2:(工程能力)能够跟踪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备一定工程创新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具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及设备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目标3:(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具有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和工程项目管理等能力,能够在项目中担当不同的角色;能够在组织和开展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安全、法律和经济等因素。

目标4:(职业发展)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在自动化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六、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七、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

八、特色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机器人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九、就业方向

近三年,专业就业率在95%以上,18%的学生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生就业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就业领域主要包括自动化技术开发、自动化产品设备制造、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科技开发等,主要从事与自动化相关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运行维护、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通讯员:石亚夫 初审人:王精明)

 

 

终审人:孙才妹